分析處在上升期的頂級強隊突然大甩賣塔圖姆的傷病改變聯盟格局

(原文發表於5月15日,作者為The Athletic網站的凱爾特人隊記Jared Weiss,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)
NBA的曆史建立在無數豪強折戟的廢墟之上,傷病如同幽靈般盤踞在籃球場的每一塊地板。詹姆斯在二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中從未遭遇重大撕裂傷,這不僅是項壯舉,簡直堪稱悖論。受傷、手術、康複——這幾乎是每位NBA球員的成人禮,如今塔圖姆也終於要直麵這場試煉。
這位凱爾特人領袖曾是聯盟著名的鐵人,不過競技體育的現實比鋼鐵更冰冷無情。塔圖姆從飄逸射手轉型為碾壓式突破手的進化之路,竟轉折於其職業生涯最精彩的戰役尾聲時一次最平凡的發力動作。凱爾特人以113比121負於尼克斯的係列賽G4,當比賽還剩3分08秒,塔圖姆隻是用後腳蹬地發力,便撕裂了右跟腱。
凱爾特人不久前宣布塔圖姆已完成跟腱修複手術,歸期未定。這類傷病通常需要10-12個月康複,但對於一位年僅27歲的超級巨星來說情況肯定有所不同,本來他的巔峰期可能還有十年。
塔圖姆的傷情在凱爾特人內部引發地震,餘波將席卷整個NBA聯盟。如此級別的巨星在賽季最關鍵階段遭遇毀滅性傷病,對於這支誌在奪冠的豪門球隊而言堪稱致命打擊,這種三重疊加的厄運實屬罕見。
這是對NBA聯盟殘酷本質的又一次印證:勝利從來都是奢侈品,尤其是在新版勞資協議加重超土豪線懲罰的當下。絕大多數時候,最終捧杯的都是陣容最健康的球隊,這條爭冠定律從未失效。
凱爾特人隨後的決策可能會改變聯盟的格局。過去兩個賽季整個聯盟始終圍繞凱爾特人運轉,如今其他正值巔峰的年輕球隊或將接棒。凱爾特人在失去塔圖姆的情況下被尼克斯淘汰出局後,NBA連續第七年衛冕冠軍被淘汰,這一趨勢短期內恐難改變。
凱爾特人休賽期的計劃就此陷入完全未知的迷霧。
唯一可以確定的是:當塔圖姆缺席下賽季大部分(甚至全部)比賽時,凱爾特人必將是一支完全不同的球隊。去年成功捧杯後,凱爾特人總裁史蒂文斯在選秀夜曾宣稱要將球隊打造成“哪怕經曆低穀或偶爾缺席季後賽都能持續輝煌”的常勝將軍。
“但絕不能大起大落,”史蒂文斯當時強調,“這個目標很難實現,畢竟其他球隊也很強。”這番建隊哲學是否會成為聯盟範本?在新版勞資協議下,凱爾特人正證明冠軍球隊的下滑周期將比以往更快地主動到來。凱爾特人下賽季預計超奢侈稅線3700萬美元,若持續越過第二土豪線,將麵臨階梯式暴漲的懲罰性奢侈稅。
第二土豪線帶來的交易限製與未來選秀權懲罰,在失去當家球星後顯得尤為致命。當塔圖姆遭遇跟腱斷裂這種大傷後(盡管當代球星的巔峰期已延至三十多歲),凍結球隊未來第七年首輪簽的新規突然變得森然可怖。
而凱爾特人究竟願意承受多大程度的低穀期?當像凱爾特人這樣的豪強在陣容上升期突然清倉大甩賣,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?若現有陣容保持健康,他們任何一位球員都可能改變其他季後賽球隊的競爭格局。
這支球隊始終展現著全麵統治力,既能憑借三分雨取勝,也能依靠雙星英雄球製勝。即便塔圖姆保持健康輸給尼克斯,輿論也隻會歸咎於季後賽前的傷病潮。或許更長的休賽期和今年季後賽的挫折本能為來年四月積蓄力量,但塔圖姆的受傷讓所有假設淪為泡影。
這位球星仍有重返聯盟前五的康複路徑,隻是征途漫漫。作為聯盟最頂尖的身體健康管理者,塔圖姆確實是傷後狀態重返巔峰的最佳人選。
塔圖姆有先例可循。杜蘭特在2019年總決賽G5遭遇跟腱斷裂後休戰整個賽季,而勇士選擇擺爛。杜蘭特的傷情(以及隨後的自由身離隊)與克萊在下一場遭遇的前交叉韌帶撕裂對勇士形成雙重打擊,造就了近代最慘烈的王朝崩塌案例。
但勇士通過蟄伏一年東山再起,重組陣容後在2022年總決賽擊敗了塔圖姆率領的凱爾特人。凱爾特人或許能複製這條路徑,但關鍵區別在於:勇士當時還能圍繞健康的庫裏重組陣容。
凱爾特人本是聯盟建隊的典範,擁有能支撐長達十餘年爭冠窗口的雙子星。如今這個美夢雖未徹底破碎,卻已出現裂痕。在嚴苛的勞資協議體係下,這對球星組合的保質期有何啟示?隨著凱爾特人下賽季爭冠希望逐漸渺茫,黄瓜视频APP污或許能找到答案。
奢侈稅陰雲早已籠罩,特別是在球隊所有權更迭的過渡期。過去的建隊邏輯是在減員導致窗口關閉前量化爭冠窗口的價值,如今問題變成了凱爾特人能否在新版勞資協議下維持這個爭冠窗口。聯盟正在評估第二土豪線的真正殺傷力,而這條規則本就是為扼殺王朝而生。
“觀察它(第二土豪線)對聯盟的影響會很有趣,”史蒂文斯在去年六月選秀夜曾說,“未來幾年這將是個值得追蹤研究的課題。”
如今他執掌的球隊將成為全聯盟研究的核心案例。
凱爾特人的管理層早已未雨綢繆,和核心輪換球員(除霍福德外)都簽下長期續約合同。如今各隊更願意接手長期合同,因為通過交易獲取即戰力比自由球員市場更可行,凱爾特人在這條路上已預留了多個“逃生艙口”。
凱爾特人完全有能力完成陣容重組:無論是甩掉傷病纏身的朱-霍勒迪大合同,還是交易二當家傑倫-布朗換取年輕資產(比如庫珀-弗拉格?)。上帝關上一扇窗,總會打開一扇門。但在這個時代,變革的風向轉變實在太快。所謂的爭冠窗口期,究竟還剩下多少實質意義?
原文:Jared Weiss
編譯:李太白